石材為了獲得設計所需的形狀規格面,必須對石材進行表面加工。不同的加工方法得到石材,表面效果不同,其養護方式也有所不同。 粗磨的表面。外觀平展,基本無光澤,多凹痕,通常用于行走頻繁的地面或路面。應預先采用防護劑處理以有效避免日后產生銹斑、水斑不干,泛堿、吐黃等常見石材病變。 拋光的表面。表面光滑,有光澤,孔隙細小。應采用滲透性防護處理后,再涂敷一層表面透氣型保護劑,以防止光澤被磨損。對于大理石拋光面,若表面光澤一旦被磨損,即表面黯淡無光甚至出現細小裂紋時,須及時選用大理石專用的拋光翻新劑,并配合專用設備進行精磨拋光處理。 火焰燒毛的表面(火燒面)。高溫灼燒時,石材內外受熱不均勻而引起石材的結晶體發生爆炸而形成粗糙的表面,多孔并布滿裂縫,易吸收液體。需用防護劑預先防護,以彌補因吸水量大而易污染的缺點,同時要注意污染源的產生。 火燒面以花崗石等密度大的石材為多,保養維護時,應特別注意其表面粗糙多紋理易藏污納垢特點,盡量使用滲透性防護劑和清洗劑,并要用鬃毛刷等工具配合清洗,以便將縫隙里的灰塵污垢清洗凈。也可用高壓水槍沖洗,但時間不宜過長,以免過大的水壓使水分滲入石材內部形成水斑不干等現象。 刨切的表面(刨切面)。采用刨床形式的刨石機對毛板石材表面進行往復式的刨切,使表面平整,同時形成有規律的平行溝槽或刨紋的加工方式。 鑿毛的表面(鑿毛面)。使用諸如剁斧、鋼鏨或鱗齒錘等專用鑿切手工工具,在石材表面連續剁切或敲擊,從而形成凹凸深度不一的表面加工方法。刨切面和鑿毛面在裝飾石材中所占比例不大,但是,在維護保養時,也必須在鋪貼施工前先用防護劑進行防護,做到防患于未然。 |